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二节 罪证 (第3/5页)
氏一族四代八进士,举人有十人,遂为泉州望族。黄熙胤此人在历史上投降了满清,作为郑芝龙的同乡曾为满清劝降郑芝龙,因此张枭对他的投靠并不感到奇怪,而且对黄熙胤的态度明显有别于其他广州降官。 杨廷麟、张溥、陈于泰、吴伟业、麦而炫、陈是集都是他的进士同年。杨廷麟和张溥就不必说了,陈于泰是同榜状元,与周延儒是姻亲;吴伟业与张溥是同乡,和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麦而炫参加了陈子壮的反清队伍;陈是集是海南文昌人,由于丁忧在家,没机会跑出元老院的统治范围,已经闭门不出。因此黄熙胤在明朝官场的关系一点也不比陈子壮、何吾驺等人浅,日后在元老院继续北上的攻略中一定会派上大用场。 黄熙胤来县衙之前听闻张家玉面如凝脂、秀美异常,原以为是个绣花枕头,可能是张枭新收的男宠,方才进门见他念书刻苦、目不转睛,交谈之下更没想到此人心胸广阔,颇有些侠义之风。黄熙胤才觉得是张枭慧眼识珠,不过一面之缘就为元老院招徕如此人才,看来元老院指派这位张首长前来南海就任确是思虑周全之策。 “张首长,不知对邝露作何打算?”汇报完聚会情况的刘大霖问张枭。 “老刘啊,你是知道元老院的制度的,我们依法治国,没有确凿证据不能定罪,岂能以文字罪人。”出于对乾隆大搞文字狱的反感,包括张枭在内的众多元老一向对这种“莫须有”定罪株连的事情即没有兴趣也很反感。 “大宋果然与众不同,可谓开一代先河,实为王者之象。”刘大霖听张枭这么说,不知为多少人免去了一场血雨腥风,不由得从心底感到欣慰。 “不过,我们虽然不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