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_第一百五十二节 前后经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二节 前后经过 (第2/5页)

程度上也受这波行情的影响。

    “……这是去年十月以来统计部门出的《商情月报》里的数据。我们抄录了其中和棉纺织业有关的统计数字--这里先说明下,相关数字不一定精确,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能看得出来的。棉纱的交易额太小,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花和布的价格和交易量是逐月上升的。今年幅度更大。以去年十月的平均价为基准价的话,十一、十二和一月每个月的上涨幅度都超过了5%,到二月份完全成了脱缰野马,棉布月上涨幅度超过了7.5%,到三月更是达到了10%,如果不是加大了松江棉布进口的话,棉布的上涨幅度还要大--即使如此,今年五月的棉布价格和去年十月相比,平均幅度已经超过了50%。这可是相当惊人的数字了。

    原因一是南洋公司的海外开发步骤加快了,需要储备更多的服装、帐篷和其他棉制品;二是两广攻略进入收尾阶段,原本仓促编成的国民军要进行全面整编,伏波军也要进行休整。他们的被装军服都要更新,仅仅是这些军需用就涉及到十万套以上的军服。

    除了军队、南洋公司和零星的“政府采购”之外,还有一个关键性要素:通货膨胀。

    元老院在广州发行新币以来,银元券就不断的增加投放量。财金系统通过各种手段保持住了银元券的基本信用,但是,通货膨胀这件事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社会物价悄然上涨。

    幸而,这个时空的生活必需品有限,元老院通过这个时空独一无二的远程通讯和运输手段,能够迅速的掌握各地粮食的情况,迅速的稳定住粮食的价格,才使得保持住稳定的局面。

    “这么说来,棉产品的大涨,其实和通货膨胀也有很大的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