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_第二百九十三节 农业公司(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三节 农业公司(三) (第3/5页)

,在老家也是种地的把式。若不是明国太乱,海盗劫掠,我也不会干海盗这行当。”胡五妹对他的历史并不忌讳,“朝廷只要能做到社会太平,百姓自然就安乐了,再穷也不至于穷得走投无路,总有一线生机。”

    这一番话算是不露痕迹的拍了元老院的马屁。马屁人人爱听,胡五妹的马屁又比“再造父母”之类的颂词要含蓄地多,许延亮顿时“龙颜大悦”。

    “你说得对。一个政府就应该能做到这点!”许延亮说,“你到这农庄――我看叫宝成公司?”

    “正是,宝成是我从前家乡的村子的名字。用来命名也算是‘不忘本’。虽说到了三亚就是扎了根,日后还要开枝散叶,但是这自个的‘本’在哪里可不能忘。至于注册公司,那是天地会的大万首长建议的,说我现在家业大了,不如注册个公司,搞多种经营方便,申请贷款什么的也方便――不用专门走小农户贷款,可以按照农业企业的资质贷款。”

    “大万?”

    “就是农业口的万里辉万元老。”袁斐解释说。

    “噢,是他。”万家兄弟里万里辉居长,自然就是“大万”了。从这番描述看,这位胡庄主的产业着实不少。

    “这么说你开办的厂不少啊。”许延亮说,“能不能详细说说。”

    胡五妹心头一紧,这是什么路数?但是再一想自己那点家底元老院再清楚不过,有什么好瞒着藏着的。当下做出一副坦然的模样笑道:“说厂未免太自大了,不过是些小作坊罢了。”

    原来他这庄子里除了磨坊之外,还有麻绳厂、棕垫厂、果干蜜饯厂等好几个小厂子。

    “……还有就是港口那边新开的水产品加工厂了。说是厂,实际就是几个车间。少得十几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