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九节 怀集分兵 (第3/5页)
军一路向东翻山越岭去连州。 而连州则作为另一个支点,连州四周地势较为平坦,而且北江的支流连江水量充沛,一路联系了英德、阳山、连州三地,补给更为方便,攻占下来之后,就作为平定瑶乱的大本营。而阳山,作为连州、英德一线的中转站,必须尽快恢复。 所以,经过简单商议之后,杨增和黄超决定兵分两路。杨增带兵向北打连山,黄超带着黎苗连、国民军一个大队和两个中队,总数600余人,往东恢复阳山。恢复阳山之后,俩人到连州汇合。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怀集县,准备开赴连州的地步兵正在集结。黄超略略地检阅了一遍,以伏波军的标准,只有黎苗连才算得上军容严整,其他的,怎么看都像是刚放下锄头的农民伯伯。 要是上级肯用一个伏波军的连换掉他手下除黎苗连外的虾兵蟹将,他是一百万个乐意。当年他就是带着伏波军一个排,再联合一些熟黎和本地的乡勇,把陵水的匪患,包括土匪和敌对的黎峒全部铲除干净的。 此时杨增已经带队在群山之间爬了大半天。虽说他多年从军,早已经锻炼出充沛的体力,但是这还是他第一次率领部队走在如此规模的大山中间。六百多人的队伍在群山之间隐藏得无影无踪,杨增每隔15分钟就要派一次传令兵出去,保持部队前后不要脱节。这时杨增才明白为什么明代的两广瑶乱会如此难以收拾,果然大自然是一支军队的最大敌人,无休止地爬山毫无止境地消耗着部队的精力,已经近代化的伏波军在面对这种情况尚且还维持得住,而国民军却已经问题连连,国民军的体力已经到达了临界点,开始出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