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_三百五十四节 窍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百五十四节 窍门 (第3/5页)

买得大纲一样,都是白纸红字。黄真目力极好,原来这书架上都是各种“条目”――《政策法规汇编及使用说明》。

    她翻开其中一页,笑道:“黄掌柜,你太心急了。这中医师的执照,别说你们这样刚从大明弃暗投明过来得,便是本地有了乙级文凭的归化民也得在培训班上学上个半年一年的才能考得上。倒是中药师要容易些,只要是满师的药店伙计,多看看书七七八八就能过了。”

    黄真知道这是铺垫,接下来必然有要紧的话,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神情来。

    女主任继续说道:“我听你说过,你的大夫专精正骨接骨?”

    “是,这位焦大夫,可是北地有名的正骨大夫……”

    “你看,这种情况你可以让他考‘特色中医师’执照,而不是普通的中医师执照。这也是有规定的。”

    所谓“特色中医师”,实则是卫生部为某些特殊中医人才开得特别渠道。中医界颇有一批“一招鲜”的医师,他们或者掌握某种独门治疗技术:如针灸、红伤、推拿、正骨;或是特别擅长某种疑难杂症,诸如皮肤病、毒蛇咬伤、花柳病等等。

    这些门类在中医界属于较为冷门的行当,原本社会上的郎中地位就不高,这些“旁门”的地位就更低下了有的郎中――比如蛇医――干脆被视为乞丐。

    他们往往是家学渊源,父亲子,师父传弟子,掌握一点独门技术,有几张验方赖以为生。往往文化水平不高,中医药理论什么的根本谈不上,彻底的经验主义。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要这些人去靠中医师执照,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因此就禁止他们行医显然又是对人才的极大浪费。在刘三的倡议下,就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