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八节 威逼利诱 (第3/5页)
九江就已经达到了700亿尾产量,更不用提元老院穿越前的5000亿尾规模。 “只是如今北方天灾不断、硝烟四起,增产这么多鱼花如何销得出去?”有人担心地问。 “这么说在座的对我元老院的红旗还能插多久没有信心咯?”张枭话里带着些轻蔑。zWWx.org “不敢!” “草民绝无此意!” “那你们大可不必担心销路的事情,不出十年,我元老院必定席卷天下,伏波军的步伐走到哪儿,元老院的鱼花就卖到哪儿。凡有鱼塘处,必有人工鱼,就是远隔重洋的婆罗洲也去得。”在张枭的规划中,九江将与旧时空一样,成为全国甚至辐射整个东南亚地区的鱼苗繁育中心。 “不仅如此,”张枭起身,扑扇了几下扇子,道:“与我同行的李元老,还有计划同时打造一个蚕桑业改良与推广基地,充分发掘珠三角的资源禀赋,让本地生丝参与到国际贸易体系中去。你们应该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李幺儿今日外出考察去了,张枭便代她谈起了蚕业。 “蚕桑改良?” “在座的想必都清楚,丝绸是广州府的一大产业,粤缎和粤纱远近闻名,行销海外,可惜啊可惜,粤缎之质密而匀,其色鲜华光辉滑泽,然必吴蚕之丝所织,若本土之丝则黯然无光,色亦不显,止可行与粤境,远贾所不取。” 曾兴祥道:“张父母对本乡物产真是了如指掌。不错,以土丝织者谓之丝纱,价亦贱,佛山纱亦以土丝织成花样,皆用印板,生丝易裂,熟丝易毛,九江茧、龙江茧俱劣。” 正是由于本地蚕种的问题,蚕丝质量远不如江南,以至于本地知名丝坊不得不采购湖丝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