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四节 京师(一) (第3/5页)
府严行禁夜,城里城外的夜市和冶游之地,如今也是静悄悄的,只能隐约听到远处传来打更的梆子声。城里城外一片黑暗,显得特别的阴森凄凉。 虽然已经入了腊月,但是城内完全没有过年的欢腾和喜庆,世道艰难,百姓们困于生计 秦楼楚馆和大户人家,照常有着宴饮歌舞。却都是掩着门庭,挂着帐幔,高烧的绛烛和澳洲油灯的光一点也不透出去。歌姬乐工的曲子都是低低的,袅绕在主人和客人的耳畔。连他们都很少大声的说话,只是悄声的相谈。 这几年战事不利,国势日衰。皇上的脾气也是一日坏过一日。原本被排斥的太监和厂卫们几年前又渐渐重新抖起了威风。虽说换了一批人,行事却还是旧时熟悉的味道。官员和有钱人的寻欢作乐也变得隐晦了许多,免得被人有意传到皇帝面前,扰了他的心境,引来雷霆之怒。 皇城大门挂着的灯笼烛光在风中摇摆着,映照着已经坑洼不平的石板路和站班的大汉将军的铠甲,微微的泛着光。对这里的主人来说,崇祯九年是一个不算太糟也不算多好的年份。当然,对皇帝来说,坏消息已经是常态,只要没有更坏的消息就算是上上大吉了。 比之去年,正月里十三家流寇攻破凤阳,一把火烧了大明的祖陵;二月髡贼突袭广东,广州肇庆先后失陷,继而丢失两广……崇祯九年的局面还不算太糟。最好的消息是一度有燎原之势的流寇在卢象升、洪承畴等人指挥的官兵镇压之下,已不复从前的势头,特别是今年七月,“巨渠”高迎祥被俘,递解京师后处死。这对已是焦头烂额的朝廷来说不啻于一支强心剂。 然而放眼整个局面,大明的形势并未好转,高迎祥的被俘,只是流寇中最强的一支遭到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