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_第一百零三节 方略和判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三节 方略和判断 (第3/5页)

晕船的厉害,几乎是粒米未进,差不多是被人抬着进的广州市政府的招待所。没等好好的休息一番,第二天就上了去肇庆的船只。

    “八排瑶闹得再厉害,好歹也让我缓过劲……”黄超在上船前对来送他“履新”的文德嗣抱怨道。

    “你不是素来号称对明代的瑶民问题有研究么,当初你在陵水县当县主任的时候,‘抚黎’效果不错。现在局势很紧张。”文德嗣不说客套话,直截了当的说道,“连州的八排瑶闹得很厉害,这些问题光靠武力是不能彻底的解决的,还是要军政双管齐下。指派归化民县长去元老院不放心,我也不放心。”

    于是黄超就这么上船了――说起来这也是他“虚名所累”,怨不得人。

    黄超,D日前是某财经大学的金融系毕业生,毕业后在某乡镇当了几年公务员,后来不甘乡镇生活的无聊,报名参加了穿越,成为了穿越众的一员。D日后,因为黄超的父母在旧时空经营着一间不大不小的养鸡场,黄超自小就给家里帮忙,因而算得上熟悉养鸡业务,于是就被暂时分到了农业口,负责照料从旧时空带过来的那几只家禽。

    在农业口待了一阵觉得腻味了,正好赶上外派高潮,于是又调任陵水县县办主任。当上了“县太爷”。

    陵水县这个地方,汉民极少,在册人口不过几千人,居民大多是黎族百姓。要在陵水县干出一番业绩来,“抚黎”就是个绕不过去的坎。

    黄超当过乡镇公务员,对基层百态算是了如指掌。他又是个爱学习的人,突击啃了不少相关书籍,到大图书馆查了不少资料,搞起了政策研究和战略研究的副业,发表了几篇文章,比如《海南黎族研究》《小谈陵水治理经验》《两广土客关系研究》《明代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