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一节 农业公司(一) (第2/5页)
那个农庄叫‘集体农庄’……” 许延亮的车把一歪,差点没一个跟头从车上摔下来,他赶紧扶住车把,稳住身体:“你说他那农庄叫什么?” “集体农庄。” “真叫这名字?” 袁斐大概有些理解为什么许元老对这个名字如此敏感,边骑车便道:“就是叫这个名字。因为是刘香和他手下那帮兄弟联合入股搞得。年底大家分红。公司成立之后请王主席赐名,就给取了这个名。” “就是股份制嘛。”许延亮微微有些失望。 “对,对,就是股份制的,”袁斐说,“这家农庄的地在三亚最多,有上万亩的地。专门请了天地会做技术支援。刘香手下的很多人现在都在那家农庄里做事。住也住在一块。大概将近一百来户吧。” “没想到他倒成了大地主了。”许延亮问,“经营情况怎么样?” “搞得挺兴旺的。”袁斐说,“刘老香和他手下都是潮汕佬,心最齐。又能做事。过去当海盗的时候也弄了不少钱。所以办了农庄之后不论是盖房子、买机器还是买种子,修水利……都不吝惜花钱。还办了好些个小加工厂――更来钱了。越有钱就赚钱就越容易。你看这边不少苦哈哈的移民,元老院给分了地,帮着开了荒,又是给贷款,又是免费技术服务,还五年免税!结果呢,到先在还是勉勉强强的过日子。遇到个天灾人祸收不到税不说还得救济。不然搞破产了更难弄!”zWWx.org 看来小农经济在哪里都很难混。许延亮心想。以后的东南亚开发搞殖民点还是要以大农庄的形态。类似刘香这样的模式也可以借鉴。想到这里他不无遗憾的想到刘香被“冷藏”了。要不然,让他当一个殖民地的头目绝对没问题。他又问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