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_第九节 大花楼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节 大花楼机 (第4/5页)

织工只会本地土话,李幺儿连白话都欠奉,更别说听香山方言了。

    “这花机是织坊里最值钱的东西。”陈霖抚摸着花机的木料--多年的使用,木材的表面已经起了一层类似包浆的覆盖物,摸上去光滑细腻。这台机子还是他祖父当年置办的。是四台花机中最老的一台。

    “这高起的部分是花楼,织造需要提花绸缎的时候一个人在花楼上负责控制经线的起落,叫做挽花工。中间拖着的那个叫衢盘,用来调整经线的开口位置。下面吊垂的一排排的竹棍叫衢脚。总共是一千八百根。”

    “这么多?”

    “就是这么多。”陈霖道,“虽说织造的时候不一定会全用到,但是要织复杂花纹的绸缎的时候就要用上。”

    “具体是怎么织造的呢?”

    李幺儿曾经站在机工旁仔细看了很久提花机的运作,但是还是没明白这两个机工是如何一边如唱歌般的念念有词,一边脚踹手投,把无数的丝线变成有着丰富色彩和华丽图案的各种锦缎的。

    陈霖从小在织坊长大,不但耳闻目染,自己也上机直接cao作过。对整个工序不说熟悉至少也是明白的。

    “首长请看。”他指着正在织造中的花楼机顶端一圈白色带有流苏样式的循环装置,这个装置随着织造机的运作不断的向前移动循环转动,与传送带类似。

    “此物叫做花本。要织造什么样的绸缎,全靠这花本控制。”

    花本最早是用竹子编制的,到了宋代改为线制花本。

    花本相当于提花机的模板,生产出来的绸缎是什么花纹全靠花本控制。一个新图案设计好之后,首先就是由机工根据图案画稿用线织造出来,同时配上相关口诀。

    花本由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