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百四十八节 自己人 (第2/5页)
正被元老倚为腹心的,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芳草地出身的干部。他们虽然年龄小,大多数职位也不高,但是在归化民中的地位却是毋庸置疑的。 何威望在临高打听了不少消息,特别是关于芳草地的消息――他早就听闻这所学校的大名了:凡是用事的年青干部,大多出身这里。是地地道道的“天子门生”。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以何举人的智慧,自然明白这便是澳洲人的“国子监”――说起来,其实比国子监还要尊贵些――毕竟晚明的国子监监生的光环已经褪去了不少,滥竽充数,捐资入监的人也太多。 只要入了芳草地,便是“元老院的学生”――这个说法何威望在报纸上反复看到过。显然――要当元老院的自己人,眼下最快的办法就是去芳草地念书。 何威望思量再三,下了决心:送孩子去芳草地念书! 好在这芳草地是“开门办学”,只要愿意支付学费和生活费,家庭背景合格,一律接收。 元老院对旧士子虽然抱有天生的不信任感,但是并不排斥接收他们的子女入学――要改造老得也许是办不到了,但是改造小得还是大有可为的。 所以何威望试探性的咨询立刻得到了回应。郑尚洁表示对广州市工商联合会会员的子女肯定是“优先录取”。 何威望得了准信,便在家里考虑送哪几个孩子去念书。 若说孩子,他家里虽无三妻四妾,也有一妻一妾,两个通房丫鬟也给他生过孩子。加起来,存活的嫡庶子女共有七人,均未成年。 按照澳洲人的说法,最好是六七岁入学,但是这个年龄去念书,又不能带仆人伺候,何威望放心不下,思量再三:决定让嫡出刚满九岁的三儿子和庶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