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节 吴家的早晨 (第3/5页)
里天然冰融化时滴下的水,下面也可放置少量需要冷藏的物品。冰箱的右面是一整面门,分为四格,用来放置冰镇的食品。 这种冰箱十分笨重,体积庞大,但是对还不能制造压缩机,又没有条件上煤气冰箱的地方却是非常方便的,冷库每天定时送冰块来,一块可以化上一天,在临高这样气温偏高的地方是保持食品新鲜度的重要法宝。 平底煎锅放在火灶上烧热――这个煎锅是铁制的,相当沉重,不过倒是很好用。初晴往锅子里注入南海农庄特供办公厅的花生油,再打入二个鸡蛋。灶台另一头橘姐正在灶火口查看火力,不时的加一把刨花。由于发动机计划的影响,各处用煤量激增。抠门的企划院将元老家的煤球定额暂停了,改送木材厂的下脚料做火灶的燃料,每天一大包,看着够多,其实就只够一天用。 橘姐一边往灶台添料,一边拉着风箱送风,好让灶台烧的更旺。橘姐夫家姓刘,叫刘阿水,他们夫妻大概50多岁,广东佛山人,本是渡海来投奔在工厂工作的亲戚,但没找到人。找工作的时候,因为他们年龄偏大,体检被认为不适合在工厂从事重体力劳动。就被列入了轻体力待分配名单。 正好吴南海需要人帮忙看护小教堂,同时家中也需要佣人和车夫。所以他们在通过办公厅和政治保卫总局的审核后,成了的吴家的仆人。因为元老是否可以拥有家奴的问题并未经过讨论,所以他们签署的是雇佣合同而不是卖身契。 他们夫妻两人住在小教堂里,橘姐每天5点半先到家里来帮厨,然后负责这个家的家务劳动――初晴现在也是农委会系统里的一员主要归化民干部,工作很忙,没有时间过多的照顾家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