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_第二百二十四节 上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四节 上船 (第2/5页)

。”

    这算不上什么稀罕的判断,即使是避居乡村,极少进城的李广元也多多少少从外来人的口中知道目前的形势。髡贼割据广南已是定居--若非定局,他也不会来铤而走险掺和这浑水。

    “……只是要再北进,却也是万难。髡贼用兵不同流寇。流寇皆以裹挟的莠民为前锋,精锐在后。看起来声势了得,每起兵席卷了三五县就能号称十万之众。髡贼所用的却是自练精兵,每次要攻打某处,总是先聚精兵于一处,又借着髡贼的火器犀利,就算官府能有雄兵百万,却总也打不过他们。”

    这几句,原本不是罗和英的见识,而是数年前他和一位黄义士交谈得来的信息。说起这位黄义士,当初虽只见了一面,但是二人倒都是惺惺相惜,黄义士当初和髡贼真刀真枪的见过阵仗,说起髡贼的各种情形,可比身边这个自称“髡事通”的海象和尚强多了

    说罢,他先看了看李广元的脸色以判断自己这些话是不是说的太重了,有长他人之志气,灭自己的威风的嫌疑。看到李广元果然面露踌躇之色,急忙又把话往回圈:“那髡兵虽然精锐,毕竟数量上还是要少许多。纵然他全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这两广横亘数千里,大山层峦,还有不计其数的俍、侗、瑶……原本多是不服王化之辈,如今髡贼来了,只会趁机作乱。而各处又有许多朝廷的忠义之士起兵。髡贼处处分兵,已然有了疲态。”

    这番话倒也不能说是假话,从1635年攻占广州开始起,绵延不绝的治安战便在两广各地展开,尤其是粤北各处,一度更是如火如荼。不过经过1636年一整年的治安整肃,这种遍地烽火的局面已经大为好转,虽然治安战在许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