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_第六十七节 去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七节 去向 (第4/5页)

是眼下的这样的局面,真把孙元化赶走,恐怕登莱的局面愈发难以收拾――高起潜在秘奏中提到,这次登州之败,全仰赖孙元化率军接应方才不至于全军覆没。连朱大典也是孙元化的部下救下的。

    而朱大典、谢三宾的奏折上也提到了孙元化的接应。看起来,这孙元化还算能实心办事之人。

    “不过,这老匹夫着实可恶!”崇祯想道,若不是他当初处置失当,这登州何至于糜烂如此!

    一想到这里,不由得愈加痛恨起朱大典“辜负朕恩”,要不是他的无能,他怎么会对孙元化如此的姑息!

    御案上,弹劾朱大典“贪墨”,孙元化“勾结辽人”的奏折有好几道,个个都说得有鼻子有眼,要按他的心意,很想就此下一道旨意,将他们革职拘来京师严审,但是现在的局势实在不宜在临阵换帅了。

    为今之计,是尽快调运粮饷到莱州去接济军队,以防有变。想到这里,他强打精神,又回到御案前。

    叛军虽然获得大胜,缴获辎重无数。然而战胜之后的兴奋之情过去之后,李九成、孔有德等人发觉自己的战略局面却未有太大的变化――虽然一时间官军包围被打破,但是官军主力犹存,己方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

    几人计较,现在要么趁着大胜余威,己方士气高,官兵新败又缺粮食,集合全军去攻,若能重创官兵,朝廷的态度说不定能有所软化;要么就是扬帆出海,逃亡东江。

    前者,虽有几分把握,但是此地距离莱州数百里,外面冰天雪地,己方粮食亦短少,且没有多少冬衣,这样一路跋涉到莱州城下作战,沿途冻饿疲劳就要减员许多,即使勉强到了城下恐怕也难以和官兵交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