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37 (第2/4页)
户压根就不是读书的料这种话的人到底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抓着规矩二字坚决不同意的。 卫阁老言之凿凿:“自有科举之试起,商人、娼妓、优伶、皂役、胥吏、贱民及其子弟皆无应试权,理法不可违。” 林如海却持相反意见:“先帝设军户之时,道军户乃负保家卫国之责,如今卫所取兵有谪发军和垛集军之分。如卫大人所言,谪发军,即因犯罪而被罚充军役之人,乃是贱籍;然垛集军却是各地征平民所充之军,这亦是如今卫所军士的主要来源。平民一被征为军士,便世世代代为军户,除非考取武科,由兵成将,或升至卫所指挥使以上,乃脱军籍。可是,从没有说过,好好的平明百姓,为保我大明四方安危,入了军籍,便成了贱民。” 是了。军籍这种制度,也是本朝才有的,当初先帝引以为豪的自创制度,并无明文规定,军户不得科举! 既然平民百姓可以报文科也可以报考武科,书生可以报考文科也可以报考武科,那么为什么军户可以报考武科却不能报考文科? 朝会上一时满庭寂静,人人都在沉思。 当然,他们沉思的并不是这四五十年来没有军户报文科不过是因为军户忙于cao练根本没时间识字——因为文科根本容不得投机取巧,需要极其深厚的功底才行。他们沉思的是:【为什么大家一开始都被桎梏住了,觉得军户是贱民,所以不能考文科的呢?可是若是军户是贱民,那么武科同样也是科举……】 越是想下去,就越是叫人心惊,因为这涉及的,不仅仅是“军户是不是贱籍”“军户能不能考文科”这么简单,而是要去深究“到底是什么时候起,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