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_分卷阅读54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49 (第3/4页)

尾都透露出一股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真真是奇怪。

    然而吃了一顿极其简便的早饭,贾政拉着喉咙咽下糙米,又狠狠就着汤润了润喉咙,跟在李文渊身后去城墙上,放眼望去,北面是黄河水滚滚、另有一条由南向北流入黄河的潼河穿越潼关城而过。

    李文渊是干一行学一行的,原先专注参贪官污吏二十年的时候,研究了各种行贿受贿、滥用职权的方式,现在从出京开始这一路,也恶补了水利知识,见此景象便问:“这潼河,可是后来引入的?”

    当地官员不无骄傲地说:“是。前朝建新潼关之时,曾想要引潼入黄,但因国库空虚未能动土。如今我大明国富力强,先皇英明神武,于太初十八年拨款,终叫潼河水从城中过。如今城中的灌溉水、饮用水、关里还有一千多亩良田,全都赖于此。这么多年过去,从未因干旱而颗粒无收。”

    宝玉身为禁卫军总兵,这种时候基本上是不应该插话的,但是眼前这个沾沾自喜的官员叫他忍不住想劈头给对方一个大耳刮子:【潼河水南向北流,平年的时候自然无所谓,一旦黄河洪涝,潼河倒灌,潼关就是一锅汤!人畜牛马房屋全部在里头漂了才算完!】

    李文渊粗通了皮毛,一下子没发现其中不对劲。但是工部大半的人在这儿呢,那个想要表现的工部冯郎中便开口问了潼关水利司:“然则若是黄河夺潼河道,潼关成岂非成了水底城?”

    李文渊一下子恍然大悟!倒灌!

    那当地的水利司官员还不以为意:“大人多虑了,当年新潼关建造之时,牟大人(间新潼关的前朝大臣)便构建了地下二十四条排水渠,每条足足一丈宽、高,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