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48 (第3/4页)
算…… 哎呀呀,贾存周实在是太享受这种众星拱月的感觉了,这是他这五十多年来的头一回啊!头一回!当然,算数题也确实很难就是了。 李文渊得空,面不改色地问宝玉:“咱们距离潼关还有多远?这贾存周,怎么又迟到了?” 宝玉都不需要看地图,很准确地回答:“距离咱们要去的第一站潼关,仅剩两天的路程了。”仿佛引着工部与户部的人去围堵贾存周不是他出的主意似的。 咳咳!宝玉可什么都没直接干! ……………………………… 潼关乃是千年古城,但是已经数次易其址,最古老的选址已经不可考,最近的一次迁移,乃是前朝末帝年间,在旧址的基础上往南迁了一部分,充分利用地形,依山而建,北濒黄河,城外开挖壕沟,是为防守工事。 听上去挺不错的是不是? 前朝此地太守——促成新潼关南边迁的那一位,沾沾自喜数十年,甚至在太初朝都颇有面子,皆是因为他有修建潼关之功劳。 宝玉只能说,幸好他死得早,不然现在自己再看见他,不知道是否能忍住给人家科普一下什么叫做地、转、偏、向、力。 位于北半球的黄河,自西向东流,自转偏向力朝水流方向的右边,放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里,从潼关段起大致差不离是面朝东边的黄河,河道只会越来越往南边侵蚀! 【你他妈还把潼关往黄河南边建?感情就是三五十年需要整一回的贴膏药工程!】 【就凭黄河三年两决堤、百年一改道的尿性,前朝所谓的新潼关,怕是撑不到几年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曾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