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9 (第3/4页)
过手,做出来的东西一次好过一次。 前两次只是为了捞钱,虽然那些钱都用在了国事上。 但这一次,实打实是忧国忧民。 原本就无人能撼动太子的地位,有了水泥这个大杀器,太子在民间的声望还能再涨一涨,没准就超过皇上了。 也有人在瞄康熙。 从去年的国库欠银让太子的名声空前高涨,但只在京城。 水泥就不一样了,但凡需要修河道铺路的地方,就能用到水泥,说不准他在民间的名望还会盖过皇上。 同行的索额图还有几分担心。 康熙见了新修的水渠,水泥还未凝固,但是看起来十分平整,隔一段距离的小水闸也像模像样。 他龙颜大悦,连赞了三声,“能修水渠,也能修河道。太子又干了件大事!朕后继有人,也是大清之福!” 胤祜还不忘帮哥哥刷名声,又指指远处干活的工匠。 “那边的工匠是山东来的难民,还有一些妇女帮着做饭,管吃管住有工钱,还不收培训费。亲哥的意思詹事府不做水泥生意,交给工部和户部。等这一批人培训完,就归工部管。” 工部的存在感向来不高,在六部里是垫底的存在。 除了修路、修房子,很多活动都不带他们一起玩。 太子将水泥交给工部和户部一起打理,工部的存在感瞬间飙升,工部尚书李振裕赶紧领了这个好意。 他立刻上前说起了太子的好话:“能修河道,能安置难民,还能让难民有一技之长。等朝廷修完桥铺完路就该推广到民间了,到时候他们有一门手艺在也不怕没饭吃。” 康熙再次夸赞太子,“保成有一颗仁心,不负朕的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