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_第734章:战略大挪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34章:战略大挪移 (第8/9页)

  裴淑英和萧颖比起出身不好的柳如眉、张出尘诸女,有着先天的学习优势。而且裴淑英不但喜欢读史书,而且得到裴矩的教诲、指点,所以她对“清君侧诛晁错”这个史实,以及过程都十分了解。

    晁错学贯儒法、学识渊博,深受文景二帝器重和宠信,同时也是景帝的帝师,他为了巩固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于是在景帝乾元三年上《消藩策》,然而此举却激起了吴王刘鼻、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的强烈反对,并以“清君侧,诛晁错”的名义发动了赫赫有名的“七王之乱”。

    汉景帝继位不久,无论是个人威望、实力,还是对天下的掌控力,都弱得可怜;在来势汹汹的七王联军面前,他根本就指挥不了多少军队。于是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在袁盎建议下,以“亡臣子礼,大逆无道”为名、联名弹劾晁错,并且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

    迫于种种压力,汉景帝批准了这个建议,将晁错“朝服腰斩于市”,他的家族也被抄家灭门。

    晁错仅仅只是上奏《消藩策》,就落得如此下场,而杨集所干的得罪人的事,说是多如牛毛亦不为过。“清君侧诛杨集”的事件要是发生,而战事又不利于朝廷,裴淑英十分担心杨广迫于种种压力、将杨集腰斩于市。

    “我倒是无妨。关键是你们,只要你们安全,我就没事。”杨集为了使她们安心,又见四下都是亲近的人,便低声向她们透了个底:“对于可能发生的动荡,其实圣人早已做好万全准备了。现在除了留守西京的太子和杨达、留守东/京的杨雄之外,他还向各州刺史下了备战的命令。而我们凉州军更是做好了战争的准备,若是当真有人不识时务、自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