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来谁著史_第四百六十二章 压箱底的宝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二章 压箱底的宝贝 (第2/4页)

西夏人的冷煅技术并不是牛掰,之所以成果显然,一是党项人在冷煅技艺上钻研甚深,二就是党项境内有不少品质超高的铁矿。

    任何一个对中国的冶金有了解的人都该知道后世中国铁矿的诟病所在,除了品质低外,那就是含磷过多。对比欧美、大洋洲等地的铁矿,后世中国的铁矿含铁量可能还不足对方的一半,磷含量超标是更对钢材质地有着巨大的影响。

    但现在是北宋年前,是历史上的两宋交际,在后世早就籍籍无名的横山铁矿,于眼下这个时代却相当的有知名度。

    靠着横山冶铁局出产的高品质铁锭,照办处的枪炮小组倒是造出了一批合格的枪管——能连续击射十发后还完好无损的枪管。

    但这也仅限于横山出产的铁锭,如是其他冶铁局的出产,非要千锤百炼后的精铁才可。这造价就太高昂也太费人力了。

    只是赵构对冶铁这一项,真的是了解无多。只能利用眼下世界的条件,用最大的支持,来促进冶铁技术的发展了。

    这就等于他挑选了一颗最饱满的种子,选择了一块最肥沃的土地,然后请来阳光雨露滋润着,看着、呵护着种子一点点生根发芽,然后破土而出,长成一颗不大的小树苗。但最终它能否成为一颗真正的苍天大树,那却还要经历时间的考验。

    在两种火枪的制造过程中,赵构还顺手推行了标准化。从最基本的枪管到扳机部件,还有木托等,无论是体积大小,还是重量高低,全都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