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六十章:真假县令(3) (第2/4页)
及各县区打探情报的衙役也陆续返回,大家一致报告,没有发现褚刺史的蛛丝马迹。 杜编外一下子傻眼了。 难道出现意外了。 他考虑到褚遂良在京城做官,直言快语的,会不会被仇家报复了。 比如那个刘洎的后人。 话又说回来,刘洎出身于南阳刘氏。隋末曾为萧铣政权的黄门侍郎,降唐后历任南康州都督府长史、给事中、治书侍御史、尚书右丞、黄门侍郎、侍中,封清苑县太史令,以直谏著称。 他的家风很好啊。 他不会嫉恨于褚遂良,让后人趁机报仇吧。 再说了,明人不做暗事,刘弘业、刘广宗兄弟俩都是朝中官员,这个道理不会不懂。 他们又不是土匪出身。 人常说,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可刘洎是君子啊。 他含冤而死,受人诬陷,也没有谁直接说那个诬陷他的人就是褚遂良。 难道是褚刺史得罪了瓦岗寨的土匪,被人害了。 杜编外心里拔凉拔凉的。 这时,一个衙役看见四道车辙直接去了潼关御道。 “杜捕头,你看这车辙,好像是新的。还有重货啊,车辙很深的。” 那个发现车辙的衙役蹲下来研究一番,肯定地说道,“杜捕头,我敢断言,褚刺史出了潼关了。” 杜编外一惊,腹诽道,你很聪明,麻痹的,你别蛊惑人心。褚刺史是到同州上任,他去潼关外干甚。 明察暗访?不对啊。他也不能到不是自己管辖的区域去暗访。 那边隔着河东道,过了风陵渡口,就是都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