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七十二章冷炮战法(二合一) (第7/8页)
王可兴便带着命令走了,大帅的意思他明白。 就是两军长久对峙时,开展冷枪冷炮的战法。 这都是在高级讲武堂里学习过的。 锤匪的火炮瞄准技术,在整个明末的环境内,说第二便没有人敢说第一。 皇太极攻打大凌河之前,明明已经造出了红衣大炮,为啥不炮轰? 直接打的祖大寿投降,后金非得耗费长久的时间,导致大陵城内人吃人,祖大寿挺不住了,才选择诈降? 还不是射不准的问题。 城外一个外围的候台,他们用了数门红夷大炮和五十余门大将军炮,轰了三天,才攻克。 要是皇太极集中所有火炮去轰击大凌河城,数万斤火药都用完了,兴许都没几发能够打到城墙上。 徒徒让明军士卒看笑话。 说白了,后金鞑子的炮兵,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火炮这玩意是技术活。 后金鞑子一帮子文盲,能识字的就属于优秀人才。 至于学习数学知识,还是选择拎着大刀去砍人吧! 因为数学不会,是真的不会! 八旗士卒识字率过低以及未曾普及数学知识,炮兵命中率就看运气。 炮弹火药消耗巨大,还要算上炮膛极为容易磨损,火炮的性能根本就发挥不出来。 这也是以孔有德为首的一帮人,投降皇太极之后,带去了优秀的cao炮手和铸炮工匠,被皇太极所重视。 经验有时候可以弥补学识上的不足。 毕竟炮打的多了,那也就属于熟练工了。 结果因为皇太极远征大同,与贺今朝交战的时候,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