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穿,大佬!_分卷阅读13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9 (第1/4页)

    怒和焦虑,也无真正可行的意见提出给皇上。

    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忧,傅大人身居高位,然而他书读了这么多年,也依然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这让他颇感忧虑。

    傅清是一名典型的封建时代读书人,才华出众,能力出众,品格更是君子之风,最是忧国忧民,因此才会这么欣赏这篇文章。

    里面用词严谨,但风格颇为犀利,一点都不像是一个十来岁孩子写的,反而像是个资深的政客,才会这么老辣,连方方面面的考虑到了。

    甚至前后怎么个派兵法,怎么给呼烈格尔汗国迎头痛击都粗略写了,更兼之战后怎么处理,怎么发展,怎么处理呼烈格尔汗国,以及后面几年几十年怎么应对上面都有简要。

    这篇策论比起其他人来,要冗长许多,从开头犀利分析两国关系,到忧虑长此以往会造成的后果。

    针对这个问题,朝廷经常有官员为两国关系主战主和分成两派,成立里唾沫横飞,唇枪舌战,互相争执,谁也不服谁,然而他们没有一个人真正说到点子上,无论是主站还是主和都有不可忽略的损失和影响。

    这篇篇幅很长的策论,就写得明明白白,打,但又不一昧打到底,而是先给棍子再给甜枣,分二儿化之,慢慢驯养。

    呼烈格尔汗国在北方,环境极差,若非常驻那边的军民,一般从中原派兵过去,都无法长时间适应那边的气候,更别提长时间作战了,再加上粮草运送不便,对东槐来说作战成本极大。

    但是不作战如同这策论里所说的,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每年要损失的财物不计其数不说,还助长了呼烈格尔的强盗作风。

    因此上面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