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二章 重新检地 (第3/4页)
、骏东郡)、武藏、尹豆、相模进行检地,而后再推广至上野、下野、下总、岩代、磐城、左渡、越中,最后才是越后。 因为,普通战国大名进行检地只是掌握了年贡额,而景定这次的检地则是意图效彷羽柴秀吉那样,掌握生产量(收获量),创造出只留给领民最低生活限度的收获,尽可能的榨干年贡的体制。 《最初进化》 并且,景定还在家中长期担任奉行的石坂忠章、广居忠家、富所重则等谱代家臣的建议下,对检地所规定的斗代以及水田、旱田都一一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制定标准:上等水田一石五斗、中等水田一石三斗、下等水田一石一斗、上等旱田一石两斗、中等旱田一石、下等旱田八斗;一石(相当于明朝的二百六十斤)折算十斗、一斗折算十升、一升折算十合;统一测量水田、旱田、宅地、山林等面积时所用标准,定一间长为六尺三寸(大约1.9米);面积则是一间四方为一步(之后变更为绳子或者竹竿来丈量长度),三百步为一反(五间乘六十间);三十步为一亩、十反为一町;水田、旱田均分成上中下三等(部分地区分再划分出上上和下下两级);宅地则是不分等级,一律适用上等旱田的斗代;以一人一地为基本原则,在检地账上登记拥有作职(耕作权)之人的姓名(名请人,即缴纳年贡的负责人,也称之为本百姓),使其承担缴纳年贡的责任;明确划分村落界线(村切),以村为单位进行检地,制作检地账,制定村高(村子的石高)。 之后,在确定每一块水田、旱田、宅地的相关等级、面积以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