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23章 (第2/3页)
优雅,也泯灭了我们民族中的血性与勇武…… 这个时代,杨峥最大的愿望正是重塑华夏的精神面貌。 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也许几十年,也许上百年…… 只要播下种子,坚持不懈,总会破土而出的。 杨峥清晰的感受到整个国家积极向上的状态,对灭吴之战,也就再无疑虑了。 以现在秦国的状态,怎么可能输? 换句话说,吴国拿什么赢? 第八百六十二章 优势 濡须的对峙仍在继续。 但随着天气晴朗,吴军的优势在一点一点丧失。 越来越多的吴军逃散,向秦军投降。 杜预将降军集中起来,每人二十亩淮南良田,承诺若是灭吴,每人增加百亩,立功者再赏! 六七十年的对峙,汉时富甲一方的淮南变成了无人区。 大片的沃土等着人去开垦。 杜预承诺封赏此地,既填补了淮南人口,又不触及任何势力的利益。 二十亩良田能让一家五口吃喝不愁,一百二十亩,直接成为地主…… 三国时代,普遍推行世兵制,意即朝廷给一块土地耕种,家属集中管理,形成军户,父死子替,兄终弟及,世代为兵,父子三代同在一军者比比皆是,年老之后也不能退役,继续充当辎重兵,直至被榨干最后一丝力气,地位比奴仆高不了多少,寻常百姓都不愿与之通婚。 几次合肥之战,魏军奋力守城,曹魏的赏赐仅仅是免除部分有功将士的世兵制…… 所以分田的诱惑对江东士卒有多大可想而知。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之前还如霜打茄子一般的降军,吃上两顿饱饭之后,一个个如野狼般两眼放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