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17章 (第2/3页)
居住着大量粟特、焉耆、月氏、天竺、龟兹部族。 春秋战国时,粟特商贾将小麦从西亚引入中原。 “大秦此来,不会退走了吧?”龟兹豪酋白泥拨道。 这种事情已经出现过几次,贰师将军李广利两次攻打大宛,无疾而终,陈汤、甘延寿发诸国兵及戊己校尉屯田吏士进击康居,诛郅支单于,攻略乌孙、大宛,后被凿壁偷光的丞相匡衡弹劾,汉军又一次退回。 不是他们不知道中原的强大,而是中原似乎对此地没有多少兴趣。 万一今天投诚大秦,明天大秦跑了,他们就要被萨珊人清算了。 “天山以北有夏国,葱岭以西,今后将再设一国,诸位大可放心,大秦从来不会言而无信。”在杜预的构想中,夏国、河中、大宛三足鼎立,避免一家的实力过于强大,从而威胁西域和中原。 这个时期,大秦的战力冠绝天下,但中原一旦太平之后,战斗力会直线下滑。 中亚天天打仗,夏国又有中原的支持,此消彼长,实力会大大增强。 “若是如此,我们粟特人愿追随大秦!” “我们月氏人也愿跟随大秦!” …… 既然来拜见杜预,说明他们更着急一些。 这些部族和小国夹在萨珊、贵霜、大秦三方之间,总要找个大哥…… 萨珊是种姓高压之策,而贵霜早已没落,内忧外患,西面被萨珊积压生存空间,东南天竺的本土势力正在崛起当中。 只有大秦能给他们一线生机。 有了这些部族的支持,秦军的进攻更加顺利。 只要秦军旌旗出现在城下,城里面就会爆发一轮又一轮的叛乱,打开城门,接应秦军。 萨珊人的核心区域在两河流域,对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