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冠_第十二章 背后的考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背后的考量 (第4/8页)

与合作,是以荀勖虽然曾为曹爽党羽但司马氏仍然接受他加入自己的阵营。

    在晋朝建立后荀顗、荀勖都进入了配飨宗庙的名单,荀顗仅位列何曾之后,但这一名单仅是以辅佐司马氏开国的功劳来拟定的。

    实际上在晋朝建立后荀勖长期掌管机要,参与晋武帝的决策,而荀顗只获得了象征性的司空之位,其权力及政治影响已经远不如荀勖了。

    荀勖在晋朝建立后能够占据要津,获得武帝的信任,除了他本人确有才略之外,主要与他在晋初的结党有关。

    晋朝建国后荀勖受封济北公,任中书监,加侍中,领著作,是晋初政局的重要人物。

    郑冲、王祥等士人进入配飨名单,更多的体现出司马氏的优礼,而荀勖、荀顗等人则是晋武帝朝的政治核心。

    荀勖“久管机密”,深得晋武帝的信任,在征蜀及诸侯之国的问题上武帝都采纳了他的建议。

    在晋初复杂的政治形势中,贾充是十分重要的政治势力,他弑高贵乡公曹髦为司马氏立下功劳,劝谏司马昭立司马炎为储,于武帝有拥立之功,深得武帝信任。

    《资治通鉴》云“侍中、尚书令、车骑将军贾充,自文帝时宠任用事,帝之为太子,充颇有力,故益有宠于帝。”

    贾充在咸宁元年进入配飨清庙之列,是晋初政局的关键人物之一,贾充一党也是晋初最重要的一股政治势力。

    荀勖在晋朝初立时即与贾充结党。

    另外,荀勖与贾南风,也是有渊源的。

    当初贾充即将被外放,荀勖认为贾充外放远离机要中枢必然造成自己失势,于是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