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冠_第十章 颍川士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颍川士族 (第6/8页)

对他们百利而无一害,他们为何要拒绝?”

    王生低头沉思。

    汉魏之际有“汝颍固多奇士”的说法,说的就是颍川出人才的意思。

    汉末颍川名士大姓众多,终在魏晋时期成为士族的不过荀氏、陈氏、钟氏庾氏等。

    第一号人物,便是颍川荀氏。

    颍川荀氏门资久远,承自后汉荀淑,魏晋以来子孙显达,位望极盛,是魏晋士族中最为显达的门第之一。

    荀淑“知名当世”,是东汉后期的大名士,与汉末众多清流名士相善。

    张璠《汉纪》言“淑博学有高行,与李固、李膺同志友善,拔李昭于小吏,友黄叔度于幼童”,《后汉书》称“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皆师宗之”。

    当时清流的领袖之一李膺为人“性简亢”,并不喜欢交接名士,“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

    由此可见荀淑在清流名士中的声望与影响。

    其八子在当时有“八龙”之号,虽然余嘉锡以此为虚誉,但荀氏自荀淑到荀爽、荀靖以至荀彧、荀攸,三代都是当时海内显达的名士,这是无可置疑的。

    皇甫谧列荀靖于《高士传》,并言荀靖卒后“学士惜之,诔靖者二十六人”,可见荀靖在当时的士林很有清誉。

    荀淑从兄子荀昱“与李膺、王暢、杜密等号为八俊”,是党人运动的重要领袖之一,荀攸之父荀昙也是当时的清流名士。

    在汉末清流运动中党人以“三君”“八俊”“八顾”为首,荀昱、荀昙二人是这一运动的参与者,在清流中当有不小声望。

    后朝廷抓捕党人,荀昱与李膺等皆死于狱中。

    荀氏既是汉末的高门又是名士辈出的家族,在汉末动乱中,荀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