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冠_第一百八十一章 阴云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一章 阴云起 (第8/9页)

价值,来解决收入较低的问题。如此简单的问题在当时却引起了轩然大波,朝廷拿不定注意,“下四府群僚及太学能言之士”,即让太尉府、司徒府、司空府和大将军府的官僚以及太学生们出出主意。

    孝廉刘陶上书指出,当前经济上的最大问题,不在于商品价格高低,而在于人们吃不饱饭。近年来,旱、蝗灾害不断,老百姓最担心的事不是钱厚钱薄,而是吃饭问题。即便是“沙砾化为南金,瓦石变为和玉”,老百姓一样是没有吃的。

    所以说老百姓可以一百年买不起商品,但不能有一天不吃饭,解决粮食问题才是最要紧的事。

    盖百姓可百年无货,不可以一朝有饥,故食为至急也。

    刘陶指出,出主意的人不考虑农业生产这一本质性问题,而只是在货币问题上打转转,不过是想利用金融手段行欺诈之实,发国难财罢了。

    钱币这东西,即便是一万个人铸造,让一个人拥有,还不能让他满足,更何况是让一个人铸造,让一万个人拥有呢?即便是用阴阳做炭、用万物做铜来铸造钱币,让不吃饭的人劳作、使唤永远不饿的人,也不能满足人类贪得无厌的欲望。刘陶的建议则是,减少对老百姓的剥夺,才能让老百姓富足起来。

    而铸造大钱来解决贫困问题,不过是在开水锅里养鱼、烈火枝头养鸟,最后得到的不过烂鱼焦鸟。

    汉桓帝最终采纳了刘陶的建议,不再铸造大钱。

    但东汉末年的货币乱局只是刚刚开始。

    汉献帝年间,董卓铸造了小钱,导致商品价格飞涨,“谷一斛至钱数百万”。

    到了曹cao为相,才废除董卓小钱,恢复使用五铢钱。但这时农业生产被战乱破坏严重,恢复五铢钱并未使得市场粮食价格回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