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晓_第398章 血宝石(十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8章 血宝石(十八) (第2/5页)

近,卫兵拦住了两人。没多久,就见绿树掩映的道路上走出一人,原来是校长周胤善。周胤善中将看了看吴佩孚,打了声招呼,“吴少将。”

    吴佩孚只能向周胤善敬礼,“周校长。”

    周胤善没多话,径直走了。教务处副处长这才带着吴佩孚往里走,片刻后吴佩孚就见到何锐正在里面。吴佩孚只见过何锐两面,但是何锐的画像在军校中有悬挂,吴佩孚不会搞错这张年轻的面孔。

    只是当何锐问候道“吴少将,你好。“的时候,吴佩孚心中还是觉得不开心。

    其实吴佩孚自己也不在意直系首领曹锟大哥给他加的那一大堆头衔。这些头衔并不重要。在老北洋军中,曹锟大帅一句话,‘我的兵就是吴子玉的兵',就足以说明一切。有了这么一句话,吴佩孚在直系就有了一切。

    然而何锐继承了民国的法统,自然以京城的北洋为标准,直系的封官进爵并不被何锐政府承认。直系在1924年投降后,国防军对吴佩孚的军阶认定竟然是1915年的军阶。1915年,吴佩孚被提为第6旅少将旅长。护国讨袁运动兴起后,吴佩孚随营入川镇压蔡锷领导的云南护国军。

    吴佩孚觉得这有些不公平,也提出过申诉,认为自己得按照1917年来重新审理军阶。然而军务处的人员却拿出命令,让吴佩孚亲自过目。

    军务处提供的资料明确记录,1917年孙中山组成军政府,段祺瑞派曹锟、张怀芝带兵南下讨伐。吴任第3师代理师长兼前敌总指挥。北洋军制度之中,师长就是中将。但是军务处却告知吴佩孚,他当时是代理师长,但是军阶依旧是少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