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3章 此消彼长(三) (第3/5页)
能买几尺布,做身新衣服,那意味着什么?” “大家有钱了?”有人不自信的问。 韩海涛笑道:“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那就是说明他们手里有钱了。谁回答一下,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 气氛此时活跃起来,当即有人答道:“卖余粮的钱。” 韩海涛当即表示赞同,“正是如此,卖余粮换到的钱。大家看一下这份供销社代卖的统计。” 秘书又给每人发了一份统计表,上面都是供销社收购以及代卖的商品。里头比较多的都是布鞋,麻绳等手工制品。数量都不大,代卖的时间也或长或短。 等大家看完,韩海涛问道:“有没有同志自己或者家里参加过欧洲大战时候的军用品订单生产?”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一小半的同志举手表示参加过,反倒是没有参加过的同志中已经有人豁然开朗,忍不住说道:“韩省长,以前是政府把订单发到村里,经过比较之后,后续订单发到生产的比较好的村子。现在也要这么做么?” 有人先看到特点,这些干部们恍然大悟,明白过来。韩海涛让大家感叹了一阵,抒发了心情,这才说道:“农村光靠卖粮,挣不到钱。随便多个孩子,粮食都卖不多。想让大家挣到钱,就得向农村提供订单。当年欧洲大战的时候,订单来自打仗的外国军队。之后打日本人,订单来自咱们的部队。现在,外国人不会和咱们打仗,咱们就要先分清楚三件事,现在的各地,什么是消费市场,什么是供货方,什么是供货渠道。这三者之间,群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