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李勣,汝为诸葛亮乎? (第2/7页)
一件。”李煜想到了李景睿,杨弘礼也只是支持李景睿,当下叹息道:“让荆州向巴蜀周转粮草,至于前线的事情,我大夏别的没有,就是粮草很充足,就算是耗到下半年,也要将李勣给耗死。” “陛下,是不是可以催促一下逻些城内的内应?”向伯玉建议道。 “打仗不能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内应上,打铁还需要自身硬,因为这些内应随时会变为自己的敌人。”李煜想了想,还是摇摇头,说道:“至于他们会不会接应我们,这并不重要。只要是聪明人,都能看到眼前的局面。” 李煜相信到现在为止,苏定方并没有联系那囊源等人,作为大夏的将军,只是会相信自己手下的将士,绝对不会相信内应,这些内应只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绝对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苏定方无疑之知道这一点的,所以才会变的如此老成,宁愿耗费时间和粮草,也不轻易的去攻打城池,李勣是一個非常jianian诈的家伙,大夏的将军们,也不知道有多少人,都败在对方手中,在这种情况下,苏定方只能是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和对方拼后勤,拼国力。 而这也是李勣没有办法的事情,任何战争,打到后来,都是综合国力的较量,无论是现在还是古代都是如此。 现在这个时候,将军们或许知道这个道理,但很少表述出来,李煜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对于苏定方的军事行动还是很赞赏的。 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对峙多年,为何司马懿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归根结底,还是魏国的综合国力造成的,魏国有足够多的粮草,但蜀国却没有,打仗的时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