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60惊心怵目 (第5/6页)
的做法,严格来讲是不合规定的。但一般情况下,只要最后的验收合格,没人会去较这个真。从领导的角度讲,建筑商这样的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部分人的生存问题。只要最后质量过关,其他的也就不重要了。 当然,这样的做法,势必会导致成本的上升,至于这个成本上升,最后买单的是谁,就没人会关注了。 但,这样的做法虽然常见,一般的建筑商,也顶多就是一级承包,不会出现多级。也就是说,a标下这个工程后,因为某些原因将这个工程转包给了b。这是一级。多级的情况,就是b又将工程转包给了c,c转头又转包给了d…… 一个工程,假如工程预计投入一个亿,第一级转包,扣掉一笔钱,假设三百万。第二级,再扣掉三百万,第三笔,再扣掉三百万。这样,就多增加了九百万的成本。这九百万的成本从哪来?从原本a公司能获得的利益中扣?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九百万的增加成本,最后绝大部分只会从材料成本扣除,或者转嫁到第三方(例如消费者)身上。如果是从材料成本中挤出这九百万,那么这个工程原本可以用a级的材料,就有可能只能用c级的了。也就说,整个工程的质量就会下降。这又涉及到了最后的验收…… 工程行业,是一个存在很大‘问题’空间的行业。一般情况下,只要工程不出问题,不会有人去追究,因为一拉就是一条线的问题。拉容易,但是最后这个烂摊子收拾起来难,所以,知道这个问题的人不少,但大家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