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要做就做真正青史留名的事 (第6/6页)
兰台的秘书们现在已经有了十多个,而且还在不断扩充增加人手。 这些人之中,大部分都是被姚崇宋景等人推荐来的年轻人。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做皇帝的秘书,整天接触众多的国家大事,这是求之不得的大好机会。做得好的话,以后必然会得到重用。 而这其中有两个人,则是被王霄直接点名要过来的。 一个名字叫做张九龄,另外一个名字叫做李林甫。 从后世来看,李林甫的名声远比张九龄要大。 可在这个时代来说,张九龄却是远比李林甫更加有名气。 张九龄其实早在唐中宗李显时期就已经通过科举中了进士,之后一直在做校书郎。 他举止优雅,风度不凡外加能力出众。而且还是个著名的诗人。 大名鼎鼎的唐诗三百首的第一首诗,就是张九龄写的感遇。 这样的人才,王霄当然是要提拔他了。 要知道张九龄可是开元之治最后的明相,先提到兰台这里多多熟悉政务,之后就可以重用了。 而另外一个李林甫,则是大名鼎鼎的jianian相。 不过虽然是jianian相,可其能力却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他李林甫也不可能接替张九龄,并且接连做了十九年的宰相。 王霄从来就不担心什么jianian臣,因为他坚信没有什么调教不好的jianian臣。 把李林甫也拉到兰台来,就是为了近距离的调教他。 这天王霄来到兰台,当着众多秘书们的面布置下了一道题目。 “若是蝗灾来了,该如何应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