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九章 三峡口之战 (第2/6页)
术简单,甚至可以说是呆板。 因为他们打仗就是平推碾压,用强大的实力击溃对手。 所以看史书记载明初的时候大规模会战动不动就是二十万,三十万,五十万人马的。土木堡之变的时候甚至动用了七十万大军。 这些数字肯定有水分,加上空饷的话大致实际上也就是一半多一点。可哪怕如此,这种规模也已经完全是处于碾压状态。 战斗打响之后,明军就是硬生生的在火枪火炮的掩护下攻山。 天时地利人和,分别对应的是气象变化,地理环境以及士气。 在这三个方面,明军全部处于劣势。 之前是雨季,跟着气温下降眼看着就要进入冬季下大雪。 三峡口这里山势陡峭,从下往上仰攻,单单是爬山都能把人累趴下。更别提山上纷飞的箭雨和石块。 蒙古人以往打不赢的时候就会求和,说我们做兄弟吧。可这次朱棣铁了心要打到狼居胥山去,已经是打到人家的家里来了。被逼上了绝路的蒙古人只能是拼死一战。 掌管情报机密之事的赵王朱高燧说,瓦剌与鞑靼部落里只要是比车轮高的男丁都上了战场。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动员。 在这种全方位不利的情况下发起猛攻,明军收获的是一轮接一轮的失败。 半个月的时间里,明军对三峡口发起了无数次的冲击。损失之惨重已经无法具体统计。 明军的尸骸从山下一路铺到了半山坡,很多伤员因为撤不下来,夜里的哀嚎声响彻四野,极大的打击了明军的军心士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