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臣世家_第208 大宋文官惯用的手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8 大宋文官惯用的手段 (第2/4页)

的时间,效果便显现了出来。

    天下最容易出问题,也就是最容易出政绩的四个地区,西北地区,中间派系的官员在孙觉和苏轼的率领下,做得是风生水起。

    河东路和齐鲁地区本是较为贫瘠的地区,相对于河北地区,那是山多地少,可是,在这一年之内,除了极个别州县以外,俱是风调雨顺,再加上变法派的低级官员都对推广蔡道的种植技术极为感兴趣,所以,这两个地方也都如同西北地区一样,取得了丰收。

    相反,连续两年遭遇蝗灾,河北诸路百姓的情况可谓是雪上加霜。

    宋神宗亲自指派郑侠从汴梁城调拨一批粮食通过水路运往大名府,救济因蝗灾而流离失所的饥民。

    郑侠就这样,再一次被派到了河北诸路抗击蝗灾的第一线,最终的结果却是差强人意。

    画流民图的时候,郑侠倒是做得非常得心应手。可是,轮到了他去处理流民问题的时候,这厮就采取了以往大宋文官惯用的手段,应对河北诸路的灾民。

    大宋文官惯用的手段,既简单,又残忍。

    先是派重兵把守住边境和各个府、州、县的城门,特别是黄河,这样做,既可以阻止流民进入河北诸路的各个城市之中,又可以阻止这些流民越过黄河,就食于京师。他甚至还联合河北诸路上上下下的官员一起欺上瞒下,强硬的按下了这次蝗灾对河北的影响。

    经过蔡确和章敦的精心调派,河北诸路的府、州、县的主官几乎都变成了保守派的官员,他们遇到这种情况,即便不是郑侠前头,他们自然也会是异常齐心。

    老弱病残不是死在了家中,就是死在了流转于路途之上。官府的确也在路上派发了救灾粮食,可所派发的数量不但不足以满足所有的灾民,而且,这些救灾的粮食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