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5 安排 (第5/5页)
宋神宗看到资料和评论后,的确是有些诧异,但是,宋神宗经过仔细的阅读之后,也基本认可了面前这些资料上的判断。 前面四个才子,也许文学上的成就很大,但是,从他们过往的执政经过来看,的确是比不上那个宗泽和张叔夜。 其实,如果不是西夏经常犯边,如果不是二人资历太浅,如今还没有中进士,如果不是关中地区的屯田工作实在是太过于重要了,宋神宗此时此刻就恨不能把他们二人调入京师,供自己任用。 为什么要说基本呢? 因为在金溪县知县的人选上,有了变化。 宋神宗毕竟是皇帝,他有自己对这些人的判断,也有自己的考虑。 张耒的确是金溪县最合适的人选,可是,宋神宗还是觉得太过于亏欠这清廉自守的好官了。他准备先把张耒急召入京,再和他深谈一次,看一看他的执政理念。 作为苏轼的弟子,想来他也是同样不会赞成自己的全面变法。如果和孙觉、苏轼持持同样的政治主张,能够接受小蔡道的建议,在关中地区实施屯田计划,那么,宋神宗准备直接任命张耒为凤翔府的知府。也算是补偿这位清官这么些年来的坚持。 至于,金溪县知县的人选,宋神宗决定就选陈师道。就像蔡道说得那样,既然能够同时得到苏轼和曾巩二人的赏识,又是曾巩的弟子,他无论如何也要给这位亲信大臣一个薄面。富弼当初在二十六岁的时候,就是通过制科,举茂才异等,才步入仕途的。 想到这里,宋神宗决定立刻重开制科,让那些饱学之士都推荐自己的弟子参与进来。(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