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臣世家_第156 三个条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6 三个条件 (第5/5页)

多余的百姓移居到这些地方,就可以大大缓和大宋国内人口过剩的矛盾。

    当然,这些都是长远的目标,现如今,蔡道就是向要利用方仲永在金溪县的名望,扩大自己的名声,推广他的种植技术。

    这样的话,只凭借方仲永就能够将他的种田技术传播到整个江西东路,甚至是更远的地方。根本就不用蔡道亲自去推广。

    至于丰收后,粮价必然下降的结果,在蔡道看来根本就不是个问题。江西南路和福建虽然隔着崇山峻岭,可他们完全可以把粮食从陆路运到洞庭湖,在经过长江运往孝慈里。

    这样的话,蔡道在孝慈里那里的田地里根本就不用继续再种植粮食了。棉花、桑树、茶树和甘蔗,种植这些经济作物,把这些高附加值的货物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更有利于蔡家的海上贸易。

    第二点,蔡道经过寻问后才知道,原来,方仲永的这些儿孙居然都识字。

    这在大宋国的乡里实在是难能可贵啊!

    当然,他们的文化程度也仅仅就是会识字罢了。这老头也从来没有指望过自己的儿孙能够考中进士,之所以教孩子们认字,只是不想他们变成和他父亲一样,不知礼,只认钱。

    而第三点,则是为了第一点服务的。

    毕竟,一旦私塾开起来,势必会大大增加方仲永在本地的名望。有钱人家才能够开得起私塾,这就是乡间的百姓们最淳朴的认知。(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