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2 这八年,蔡道都干了些什么3 (第2/4页)
铺白纸黑字全都是折家的产业,只租不卖又不违反大宋朝的法律。 难道,郑侠这个河东路转运使、太原府知府就能够无视法律,夺人钱财了。 郑侠的弹章和折克行自辩的奏折都到了文彦博和吕公著手中,两人商议整整一夜之后,不得不下令让郑侠这个转运使‘应该以稳定地方为上’。 这话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你郑侠自从当上了这个河东路转运使、太原府知府之后,给他们闯的祸已经够多了。如今还无端端去招惹折家。 那个时候,太皇太后的确是因为信重司马光,也对他们两个信重有加。不过,那不代表高滔滔就会像对司马光那样,对他们两个也是言听计从。 折家替大宋国保卫边疆也就超过百年了。折家人的忠勇之心,大宋朝廷的皇帝自然十分清楚。如果让高滔滔在折克行和郑侠二人当中选择的话,高滔滔一定会选择相信折克行。郑侠虽然是文官,可是,这个家伙在河北诸路以及河东路做得事情,实在是太令人失望了。 若是以往,郑侠不是没有手段辖制折家。在大宋朝,文官管辖武官最有效的东西——粮食。 没错,就是粮食。府州地处边境,又不是重要的产量地,而且拥有不少的士兵,自然少不了粮食。历任的河东路转运使都是用这样东东来辖制折家的,这也难怪赵宋的皇帝那么惧怕领兵在外的将领,却敢于放任折家在府州拥兵百年。 一方面,折家其实并不是汉族,而另外一方面,就是赵宋朝廷有辖制他们的手段。 粮食的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