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7 郑侠和范祖禹的应对方式 (第2/5页)
来说,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如果不是宜阳县知县防备的那么严密的话,如今遭难的肯定就是宜阳县了,不过,那个时候,整个县城里死的却不是所有文官,仅仅就是他这个知县罢了。正因为他防备的这么严密,才导致洛阳城里来得厢军破釜沉舟,做下了元丰末年的滔天大案——新安惨案。 这个案子要到元佑年才会被彻底翻出来。 宜阳县的知县知道,自己这个时候把这个案子揭发出来的话,很有可能不但不能未这位遭难的同僚报仇,还很有可能报自己也给搭进去。 文彦博和吕公著怎么可能让自己的治下出现如此荒唐的事情,何况,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其实就是那位新到任的洛阳府知府,如果要严格追究责任的话,这位知府如此无理的逼迫也是新安县惨案最终爆发的直接责任人。 可是,在大宋文官的世界中,武将根本就没有什么人权可言,这也是洛阳府那些厢军将领们对新安县中文官集团痛下杀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他们觉得要想做得天衣无缝的话,就要把文官全都杀了,饶后留下新安县里面的武将的一条命,跟他们一起同流合污。 这样做,既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这个掉脑袋的秘密不会被泄露出去,又能弥补他们如今兵力不足的劣势。 只不过,这些凶残的厢军将领没有想到宜阳县知县一直都没有放松对他们的警惕。 其实,所有参与这件事的人并不知道,整件事洛阳新任知府的无理要求的确是诱因,而在其中起着穿针引线作用的却是蔡道建立起来的七色领组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