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9 党争3 (第3/4页)
公布出来,可是朝中的众位大臣心中都有数。那么好的收成,远远超过所有人的估计,这个小孩子再次升官已经是板上钉钉了。不过,文臣们并不担心这一点,只要蔡道还是武散官,等到他回京的时候,哪怕宋神宗将他封到三品,也不会有人出面反对这件事。 宋神宗很快把信和奏折都看完了,不过,所有人都看得出来,官家原本平静的脸色也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宋神宗并没有急着询问蔡确,他把这两样东西交给小太监,让他将之交给王珪。 “石得一,速速派人将狄安宣召进宫。”宋神宗吩咐石得一立刻去做这件事,而后向王珪说道:“王爱卿,你看完之后,让其他大臣也好好的看一看。” “诺,陛下。”王珪拿着奏折和信看了起来,开始的时候,他对蔡确的行为是嗤之以鼻,一个六岁的小娃娃知道什么国家大事,他的一封信值得这么小题大作吗? 不过,王珪接到信之后,越看越是心惊,斗大的汗珠渐渐地从他头上冒了出来,出气声也是越来越大。 上殿进呈时,称为‘取圣旨’;神宗决定后,称为‘领圣旨’;退朝后告诉禀事的人,称为‘已得圣旨’。 这就是在大宋朝里鼎鼎大名三旨宰相。 在同时代其他官员,以及后世之人看来,王珪的这些举动无疑是非常没有出息。可是,谁如果真把王珪当成傻子的话,也只能说名这个人相当的幼稚。这个老狐狸非但不傻,还比朝中所有的大臣更加聪明。 王珪深知,宋神宗虽然二次罢免了王安石的相位,可是他心中还是一直想要变法强国的。王安石下台之后,吕惠卿、蔡确和章敦相继得到重用,就是最好的例证。 除了他自己以外,朝中其他的宰相还是变法派占据优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