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2章 李嗣源拨乱反正 (第3/5页)
来李嗣源可能觉得不够又将他赐死在流放地,这个小人最终得到了这样的结局,也算是大快人心。 对豆卢革、韦说这样的士族jianian臣先是贬到外地当个官,随后将他们的儿子也都撤职,和他们一起流放,最后又贬为百姓,并且宣布永不录用,就算是以后有什么大赦,别的人能赦免,但是他们就是不能被赦免,但是不久李嗣源还是下诏赐死了他们,除恶务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随后又命各地的节度使杀尽宦官监军,并迅速撤掉由宦官专任的监军一职,刚刚有点起色的宦官职业再次成了一个高危行业。当时,有数百名在洛阳的宦官在兵变混乱时逃到了山林中躲了起来,有的还出家做了和尚,很多都干起了隐居的生活,对于这样的人,李嗣源并没有赶尽杀绝,毕竟上天有好生之德,李嗣源当了皇帝之后,他一直觉得这是天命,所以干很多事情,也是比较相信天意的,并没有对宦官赶尽杀绝。 这一次,宦官基本上被诛杀完了。而对于比宦官破坏性更为强大的伶人,由于和李存勖一起误国,也直接就被杀戮殆尽,反正当时当时只要是叫得上名来的伶人,以及一些学徒工啥的,一个不留,直接拉出去砍脑袋。 虽然说,李嗣源的这一次行动灭掉了误国的伶人,百姓个个拍手称快,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咳,不喜欢戏曲的,这个可以自动忽略了。),这一次之后伶人的地位彻底在社会阶层中垫底了,他们兴起那是因为皇帝重视,现在垫底也是因为皇帝的厌恶。 这就是封建社会的君权,一念可以平天下,一念可以乱天下,这就是无上皇权的能量。 除了朝臣中的jianian佞小人,还有宦官和伶人之外,财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