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4章 万事开头难 (第5/5页)
。农民的粮食也是辛勤劳动得来的,交了税收,吃的都不够,哪里还会有剩余呢! 石敬瑭为了收买人心,就把之前拖欠的税收,还有在李从珂时代征收比较多的苛捐杂税啥的也都免除了,充分了解百姓的生产能力,合理征税,走可持续征税的发展道路。 在农税这一块放松了不少,那少去的税收谁来补偿?只能用商税,其实在中国古代已经诞生了不收农业税,仅仅征收商税的思想,但是仅仅是一个萌芽而已,不具备实施的经济条件。 免征农业税也就是前几年才正式实现,上面我说的那个只征收商业税不征收农业税的萌芽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鲁国,因为那时候鲁国靠着海盐的利润,商业还是比较发达的,所以当时的宰相就像国公建议,免征农业税,仅仅征收商税。 但是最终没能实现,这样的改革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发布命令就行了,牵扯到很多,最重要的是当时的环境并不适合这种税收形势,农业税还是需要占据主体地位的。 古代虽然以农为本,可是还有很多时期还是比较重视发展商业的,例如大名鼎鼎的宋朝,就是靠着商税的支撑,不然就靠那点农业税,公务员工资奖金等问题就解决不了。 所以桑维翰我觉得还是比较有超前意识的,是个厉害人物,虽然最终商业也没能发展起来,但是却给后晋的确是带来了不少的财政收入,而且在这一段真正做到了以商促农,商业和农业都取得很大的恢复,在五代时期,石敬瑭执政的这一段时期,还算是比较好的,虽然这个人人品不行,没骨气。但是在他统治的几年人民还是过了几年的差不多的日子的,也不能一概而论的说石敬瑭勾结了契丹人,那就他一文不值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