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4章 引契丹入中原的杨光远(上) (第3/5页)
引力的,毕竟当时后唐对于契丹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李嗣源作为一个明主,他希望的是边境没有战事,所以他就想答应这件事。 但是杨光远知道了这件事之后,就对李嗣源说道:“咱们俘获的这些人全部都是契丹能征善战的家伙,契丹没了他们就像是失去了手脚,就像是猛虎失去了牙齿和爪子,而且他们这些人被咱们抓过来已经这么长时间了,他们对于我们的一些情况也是比较了解的,要是让他们回去,这件事就不妥当了。” 不顾李嗣源还是觉得应该议和,就继续问道:“契丹人向来比较讲信义,既然咱们已经约好了,他们应该不会再乱来了吧,毕竟议和的是他们,要是他们在进攻我们,在道义上就说不过去了。” 听了李嗣源的解释,杨光远有点生气,但是他面对的毕竟是皇帝,北方蛮夷有什么信义可言的?对于李嗣源所说的契丹重信用,杨光远根本就是不屑一顾。 但是他也不准备再劝李嗣源了,他最终就给了李嗣源一句话:“皇帝你要是决定议和,臣下不能阻拦,但是我担心将来后悔就来不及了。” 李嗣源听了这句话又想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有答应议和,没有把俘虏的大将送回去。 这件事也让李嗣源对于杨光远的印象和感官非常好,觉得这个家伙十分的耿直,于是不久就继续升官加爵,但是他升官后还是继续在北方防备契丹,不过手底下的人马和权力都增加了不少。 这件事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个耿直有智慧,比较理智的杨光远,他对于李嗣源还是比较忠心的,但是还是那句话,人都是会变的,谁又能永远对于一个人忠心呢?谁又真的愿意一辈子屈居人下? 等到石敬瑭造反的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