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3章 李嗣源的改革(上) (第5/5页)
李嗣源不必为这些人力无法影响的事情而影响了正常的施政行为。重要的是要注重他列举的六种可畏之事,即贤人藏匿、四民迁业、上下相徇、廉耻道消、毁誉乱真、直言蔑闻,他建议李嗣源对于不足惧的“存而勿论”,对于深可畏的要用心采取措施避免出现。李嗣源看后,非常高兴,下诏对他进行奖赏。 这上面说到的几种基本上在李存勖那一朝都曾经存在过,所以再一次实施起来那也是没什么难度的,李嗣源也都深有体会,所以一旦有人上书,李嗣源立刻就同意了,他正准备还好的整治一番。 大乱之后的大治就是这样,大乱的时候把很多的问题都暴露了出来,而下一任的继任者对于这些造成祸乱的原因都深有体会,所以再等到新的继任者上台,总会改变那些已经出现了的问题,进行大治。 有人说李嗣源仅仅是中人之姿,当然这是在政治上,并不是在军事上,军事上,那绝对算是超一流的军事家,李嗣源他不认识汉字,所以也没有办法处理政务,在加上他的政治水平不是很高,所以他能最终把后唐搞出来了几年的小康,也绝对算是厉害,而他之所能够干的这么好,还有一点就是李存勖把很多的问题为他暴漏出来了,他只要依次把暴露出来的问题解决掉就行了。 而一些和平皇帝,没有经历过体验过那种生灵涂炭的皇帝,他们很难仅仅凭借道听途说或者官员们的讲述,就真正的发现一些统治中的问题,更不用说去改正了,所以和平皇帝总是一带顺延一代,统治的繁荣时期在前几代达到顶峰,除了极个别的天才之外,一般王朝都是走走下坡路的,而这这也算是一个原因吧!(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