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32章 (第3/3页)
江源县北坐落着江源县师资力量最强大的县学,由官府开办,入学条件就是考中秀才,里面的老师最差都是举人出身,更有甚者还是老进士。 而县学附近除了一些小酒楼饭馆外,最多的就是书肆,书肆什么东西都卖,文房四宝,读书人的日用品等。 有的书肆油灯也卖,不过油灯贵不说,耗油且需要频繁添油,燃烧的光不稳定,伴随着臭味和油烟。 油灯有这么多缺点,但它最大的优点就是便宜,一般的读书人谁买得起黄腊,那是权贵子弟才用得起的。 要知道,县学里入读的秀才,除了极少部分天赋异禀的,大部分都是熬夜苦读才考上的秀才,日夜不停地读书学习,白天的时间就那么点,夏日还好,一到冬天,白昼短,不少人就得点灯夜读。 没有电灯,就只能用油灯,油灯便宜,即便如此每个月的油钱也令人吃不消。更别说蜡烛了,上等的黄蜡都是朝廷赏给官员的东西,普通人哪里用得起。 凌一找的书肆名叫清河书肆,是县学附近最大的一间书肆,也是唯一一间售卖黄腊的书肆,有这个财力和渠道能搞到黄蜡,足见这间书肆背后老板的实力。 也正因为如此,清河书肆相比其他书肆来说更加傲慢。 凌一进门许久,没人搭理她,她也不恼,主动走到柜台询问:“请问,贵店可收蜡烛?” 柜台的账房抬了下眼皮,穿着儒雅,神情懒散倨傲:“你是给你家公子买的?油烛还是蜡烛?” 凌一疑惑,这人是没听懂她说话吗? 凌一再次重复:“我是来卖蜡烛的,问你们店收不收?” 蜡烛?账房狐疑地看着凌一,麻布衣衫,有钱人家的丫鬟也没这么粗糙,手上有茧,一看就是常年下地干活的,能拿得出蜡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