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61 (第4/4页)
转头就见李副官出现在包厢门口。 “怎么?” “言少。”李副官从军装上衣口袋中取出一张电报,“大连发来的电报。” 李谨言展开电报,扫过一眼,上面只有八个字,已到大连,货物完好。 看到这张电报,李谨言的第一个反应是高兴,嘴角差点咧到耳跟,第二个反应却是扭头,看向坐在包厢里,正津津有味听戏中的几位老先生…… 215、第二百一十五章 民国七年,公历1916年10月15日,运送古董文物的货轮到了大连,原本该九月底抵华的德国教官团,也在迟了半个月后抵达。 这些德国军官将分别到北六省三所军官学校中任教。按照实现约定,在华期间,他们的食宿,薪水均由华夏负责。除此之外,还将为他们每人安排一名华夏翻译。这些翻译主要是军校文职人员和军中参谋,熟悉德语和英语,有留学背景。 充当翻译的参谋都很年轻,在分批到大帅府见楼少帅时,李谨言都混了个脸熟,他们之中,年纪最大也不过二十八岁,或许在这个年代的人来看,三十而立,二十八已经算不得年轻,而在李谨言眼中,这些军人各个都称得上是年轻有为。 当然,楼少帅那样外在条件甩别人一截,本身“材质”又太过逆天的,不在比对范围内。 除了担任德军教官的翻译,这些参谋另负重任,要想办法的探一探德国人的“底细“,虽然白纸黑字的写得清楚,但欧战正打得激烈,德国人会不会真把一流的人才派来华夏,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