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汴京生活日志 第41节 (第6/10页)
这个提议却意外遭到了徐二舅的强烈反对,他表示木炭可不能跟食材比,每天的食材消耗实属巨大,自从他接手后,最少的一次也就是今天,仍花了一贯钱,平时更是一千好几百文,他觉得这数目已经很不少了,外甥女还想把十天半个月的菜钱一次性给他,十好几两的,他走在路上、晚上在家睡觉,心里不会踏实。 徐二舅不怕麻烦,他更愿意外甥女每天将第二日所需的菜钱算好给他。 沈丽姝会那么提议,主要也是担心每日一结,会给徐二舅带来不便,她自己很无所谓,甚至这样还方便记账呢,那自然是尊重员工的意愿。 至于将第二天所需的采购费用提前算好,对之前和小伙伴们采购了好些天、颇为了解行情的沈丽姝而言,也不算有难度,她自己心里有数,再问问每天都需要买菜的徐二舅和她娘的意见,就能算出大概数目。 考虑到突发状况之类的,她一般都会多给二十文,这让徐二舅的采购工作十分愉快,从没发生过捉襟见肘的尴尬情况。 沈丽姝从来没提过采购多余的钱怎么办,但每次只要剩了钱,徐二舅都会第一时间给沈丽姝报账并退还,就像今天这批货,徐二舅兴高采烈跟她说特意凑了个吉利数字,总计九百九十八文,象征着“久久发”,然后非要把剩下的二十二文还给她。 所以沈丽姝在今日的支出上,记了一笔九百九十八的采购费用。 至于木炭、调料和签子,因为明日他们要去大相国寺大干一场,以沈丽姝不打无准备之仗的性格,自然是早两天就备足了货,这些都能支持一段时间,跳过跳过,沈丽姝最后在市金那栏填上数目,一百文。 这里是市金就是摊位费,而且还是按天算。 汴京的地摊经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