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汴京生活日志 第61节 (第8/9页)
教学,考科举的学经史子集,不考科举的就学《三字经》认字,顺便再教点简单的加法,就足以让学生应付很多场面了。 比如没跟他拜一个先生的表弟宋向民,此时就只能一脸懵逼看看他,又看看姝娘。 沈丽姝在张家表哥吃惊的目光中莞尔一笑,“大弟二弟被林举人考察收徒之前,我抽空翻了些书给他们补课,毕竟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嘛。” 第70章 深藏功与名。 沈丽姝又开始凡尔赛了, 嘴上说着她只是做了点微小的工作,事实上小老弟们能顺利拜得“名师”,她在背后可出了不少力气, 且当时的重点关照对象就是大弟沈文殊。 这么做倒不是因为偏心, 而是从他们转述林夫子的评价中,就能发现林夫子其实在委婉的提醒学生家长, 大弟这个资质要走科举不是不行, 家里有钱可以任性,但想要征服林举人这样有真才实学、也是公认有教学水平的老师,一切靠本事说话。行就行, 不行就是不行 二弟年纪小, 可塑性高, 再有林夫子从中说和, 被录取的概率倒挺大的。 林夫子背后的潜台词, 沈丽姝和父母听懂了, 大弟自己可能也似懂非懂, 否则心情不会那样低落沮丧。 只是回来的当天, 从爹娘和阿姊那里得到了支持他读书科举的承诺, 已经是峰回路转了,比起一点读书的希望都没有,换一个老师根本不算什么。 就像阿姊说的, 世上老师千千万,这个不行咱就换。 林举人是只有一个,可普天之下立志科考的读书人数以万计, 难道别人拜不成林举人, 就不能科举了? 那时沈文殊只觉得豁然开朗, 前途又明亮起来。人生不只一条路可走, 只要足够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