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67、师友 (第2/7页)
气吟道:“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 “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苏乙微笑看着张三丰,“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 张三丰苦笑:“虽名得道,实无所得。” “能悟之者,可传圣道。”苏乙淡淡道。 张三丰一怔,露出错愕惊喜的神色来。 苏乙笑呵呵一点头,示意他没有听错,道:“张真人,希望咱们以后可时常坐而论道。” 一番并肩作战,让苏乙对张三丰生出认可亲近之心。让一个人不再纠结过去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一个光明的未来。 其实苏乙在符箓一道上也不过是刚起步的小学生,张三丰饱读经书,绝对有资格跟他坐而论道。 苏乙以殷梨亭为饵引得张三丰前来,本就暗含了这层意思。 这次并肩作战,就等于张三丰通过了苏乙的考验,因为他看出了张三丰绝非假道学、伪君子,而是真正有纯真赤子心的求道之人,也不乏任侠之气。 有这样的人为友,岂不悦乎? 张三丰又惊又喜,他一直没有挑破此事,一是觉得唐突,二是觉得无礼,因此想要跟苏乙一起化解了这场武林劫难以后再说这件事。 而且考验是双向的,苏乙在考验他,他何尝不是在观察苏乙是什么人? 如果苏乙不被他认可,他宁愿放弃,也绝不会为了求道而向苏乙低头。 但结果让他惊喜。 聪慧、果决、豪爽、义气、一身正气。 这便是他给苏乙贴上的标签。 张三丰突然“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郑重向苏乙磕了三个响头,语气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